其他

闹得沸沸扬扬的“假课文”,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7-03-24 葛璐等 新校长传媒

近日,“假课文”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面对争议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各方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近日,《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一文在网上再次引发了关于假教材的探讨,文章提及某教版二年级语文书中的《爱迪生救妈妈》一文与历史不符,课文写7岁的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让医生在家里完成阑尾炎手术,救了妈妈。而据考证,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1886年才有,这是一篇杜撰的“假”课文。



与此同时,一大波“假课文”被挖掘出来:


《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据考古学家考证,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乌鸦反哺》不忘哺育之恩的故事,据说生物学证明乌鸦没有这种习性,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一种道德绑架……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文学硕士、中学语文教师葛璐有话要说。


个话题并不新鲜,多年前早就引发过争议,而且隔一段时间就会发酵一次。假教材现象也并非个案。几年前,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成立了专门的调查中心,在美国12种最为普及的教科书中发现了几千处错误:赤道从美国南部穿过,自由女神像是左撇子,体积等于长乘以宽等等,调查人员称约有85%—90%的美国中学生使用着这些教材,难怪美国学生在科学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要落后其它国家的学生许多。


被质疑的假课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违背历史史实、生活常识的科学之“假”,一种是创作需求虚构的“假”。教育部门每年都在向一线教师征集教材疏漏之处及时更新,事实上,目前国内教材中科学性的错误已经算少的了。这些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小学课文。中学课文里多是大家之作,很少会引发巨大争议。


有人质疑在人类浩瀚的文学长河中,为什么小学课文就不能挑一些经典的表现类似思想的文章呢?这种质疑脱离了小学教学的环境,经典当然有,只是大部分小学生还不识字读不懂。小学语文的首要任务是识字,必须编撰一些适应小学教学任务的简单易懂的文章。既有编撰,便易失实。编撰过程中的作假和虚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前者,必须打假,而后者属于创作技巧层面的优劣。


语文课文的编撰要义首先是启蒙,其次才是文学。虚构类文章同样可以达到真实的启蒙效果,用虚构的人物来虚构故事,这种虚构反而是真实的,而让真实的人物进入虚构故事,这却是真实的作假。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偶像,一个普通人的传奇更难书写,用虚假的事迹来包装真实偶像进行启蒙的后果在于:一旦被发现作假,这个偶像基本全盘坍塌,与之相应的启蒙只会走向反方向。


即使是虚构文学,语文课文也应该建立在真相和常识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当懵懂的孩童成长为能辨识真假的成人时,真相打破虚假的那一瞬间才不至于显得那么崩塌。


有人认为,假课文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是非判断的缺乏,侮辱了孩子的智商。具有这种忧虑的家长又未免太不自信了,如果孩子的智商是几篇假课文就可以“侮辱”到的,那这首先绝不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例如,人们不会因为《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是虚构的就去否定孝道本身,反而可以引发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探讨。同样,难道因为学了一些假故事,就会毁灭孩子未来对于真善美本身的信仰吗?


因为,传递的过程远比传递的载体更为重要。将教科书作为绝对权威故而不允许有任何瑕疵,这种思维本身仍然是一种绝对的一体化思维。语文教科书绝对不该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存在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语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举一反三”的例子。


同样是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学模式下差异太大。死板的教学模式永远只会走套路:介绍作者,分段,分析修辞手法,概括中心思想……这种方式下,无论是假课文还是真课文都只会变成死课文。家长压根无需担心学生,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走心。


随着教育方式的多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间声音,对传统一体化教育模式质疑甚至反叛,清北复交的教授抱团组建私学轮番教授孩子,私学的民间声音亦会促进官方话语系统的让步,这是社会的进步。如今教材也逐渐多元,但无论怎么多元,永远不可能出现一套完美的教材。


笔者最近恰好在教一篇课文:《卖柑者言》。明朝一个卖橘子的人,他擅长贮藏柑橘,放一年也会烂,放到市场上,比别人高出十倍的价钱,人们还争先恐后地购买。一个人买了一个尝尝,切开发现里面早就干得像棉絮一样。他就质问卖橘子的人,你太过分了!而卖橘子的人却回答说:“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姑且斗胆再续上两句:世之为欺学科不寡矣,而独语文乎?世之为欺之事亦不寡矣,而独教育乎?


人教出版社最新回应


人民教育出版社3月22日向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表示,经核查,该故事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国内正式出版物中已出现,于2002年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关于这篇文章,社会上有人曾对其中某些细节提出过质疑,人教社专门听取了有关专家意见,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针对近日的争议,人教社正在征求更多专家意见。 


对于个别小学语文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存在一定出入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国昌认为,原因之一是课文编写者仅从文学性或教育性角度去考虑其价值,而忽略了对其历史性和真实性的考察所致。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连中国认为,教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不仅涉及语文一个学科,也不仅涉及某一个出版社。教材改不改、怎么改要由专业的机构、权威的专家经过反复地、谨慎考证。


面对各方声音,人教社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人教社表示:中央对中小学教材建设高度重视,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组织全国一流专家编写了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新版一年级教材于2016年9月替换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今年9月替换二年级教材,明年后人教版所有旧版教材将全部更换为新版教材,旧版教材不再使用。在新版教材中,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人教社说,针对近年来语文教材选文出现的一些争议,在编写新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广泛听取意见,分专题审查,涉及科技内容的选文,一律送有关领域科学家进行审查把关。


各方专家声音


有业界专家指出,教材中的小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因此,即使有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也是可以容许的。但同时,选入教材中的课文,比如名人故事,其“虚构”也要有一定的限度,最好有相关的史料做根据。


孩子把正确的观念内化为自身信念的时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孩子发现支撑这个正确观念的事实本身是虚假的,他们会连带着对观念本身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对此,申国昌建议,既然教材已发行并使用,教师最好将其当作文学作品来教学,适当讲清历史事实,并说明这是文学作品和历史作品的差异所致。同时,一线教师对于学生去探究课文发生的历史背景的兴趣和热情,应当进行保护和鼓励,因为这是一种追求科学的求真精神。


不少一线教师也赞同,教材中有些内容被质疑时,教师完全可以把这作为一个教育契机进行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由此形成课题研究。


“面对多样选择的时代,孩子们需要提升判断力。”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余党绪表示,教材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而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孩子正视错误、研究错误、修正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会获得成长”。 



“教材可以批评,但是不要拿来炒作。”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说,社会上批评语文教材的意见大都是围绕课文的选择,目前语文教材编写最大的缺失,不在选文,而在普遍缺少“梯度”。


“几乎每过十年都会有一次关于语文教材的大讨论,实际上,大家讨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批评哪套教材,不是为了说现行教材不好。”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认为,客观地说,在现在社会、现行条件下,我们编写一套很好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物质基础是不够的,我们母语的现状、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的现状,我们对儿童母语学习的认识,我们的理论探索的储备,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都处于一个逐步构建的阶段。讨论教材的目的,是引起关注,引起研究,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


在徐冬梅看来,争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建构。同时还应看到,争议也反映出民众对于高品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她表示,教材要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天性。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教材就会比较多地呈现成人意志、成人教化的取向。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朱自强认为,对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来说,要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思想,这个东西就是儿童本位。儿童是我们人性的可贵品质的持有者,如何保持可贵的人的品质,需要我们在儿童的心性里去发现和守护。儿童本位应该考虑儿童自身的发展,儿童要阅读什么、学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材建设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 葛璐等

来源 | 凤凰文化《洞见》栏目、中国教育新闻网

责编 | 赵方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教师”相关内容

智读 云谷学校 | 教室天地

8分钟人生 小学书目 | 超越阶层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7件浪漫的小事

 教师竞争 | 班主任 小学教育三大“坑”




/ 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 /

点击下图,马上了解 ▼


/ 课程与评价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